质检总局又有大动作!三年内“非标”电缆将基本告别市场

来源:开云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5-30 19:56:25

  2018年被确定为“质量提升行动年”;且从现在到2020年,质检总局将集中力量开展三年质量提升行动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国。”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林伟表示,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质检总局将紧紧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个根本要求,集中力量开展三年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各地各部门,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产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个一个产品抓,力争在一两年内出成果、见成效。

  “毫无疑问,电线电线就在从严整治之列。”分析的人表示,线缆行业市场政策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非标”产品将逐渐告别市场。

  就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举办前2天,质检总局发布2017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报告,从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更多端倪。

  该报告显示,2017年质检总局组织对164种20192批次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涉及19124家生产企业,发现并查处1689家公司制作的不合格产品1713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1.5%。

  164种国抽产品中,包括电线电缆、数据缆、铜及铜合金管材等26种电工及材料产品。电线电缆产品抽查合格率降到90%以下。而2016年,电线组件、架空绝缘电缆、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橡套电缆(橡皮绝缘电缆)等产品抽查合格率均高于90%。

  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数据缆)方面,2017抽查了4个省(市)15家公司制作的15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0%。2016年这一数据也介于80%—90%之间。

  统计显示,抽查的164种产品中,有95种产品抽查合格率在90%以上,有22种产品抽查合格率低于80%。电线电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好落在中间;但相比2016年,呈现整体降阶。

  某种程度上,这和不断加大中小企业抽查力度有关。2017全年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0.1%、18.8%、71.1%,中小型企业抽查比例与两年前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

  国抽不合格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根据2017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报告,在跟踪抽查的796家前一次抽查不合格企业中,发现248家企业已不再生产同种类型的产品或已停产停业,占跟踪抽查总数的31.2%。换言之,其中超过3成已经退出原来的市场。这比2016年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质量督查越来越严,打击力度慢慢的变大,这一趋势将在2018年持续并深化。从近期政策动向来看,这只是开始!

  在做动作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会产生很多念头,有这些念头都是人的习性所致,只要能够清除或控制这些习性,改善的效果就一定会好。

  很多品质问题说到底就是员工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地方。我们做过的很多案例都没有做什么特别的技术设备上的改进,就是规范和优化了员工的动作,效果就很明显了。

  所以,以后遇到质量上的问题的时候,不要把它看得很复杂,先从员工的操作动作入手。

  横向控制就是对问题层层把关,进行隔离,并且互相检查要到位,这是很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质量上的问题进行排查,并且每天排查,取得成效的。注意,查出的问题再多,都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去解决,同一个时间段,不要解决太多的问题点。还可以在生产某个产品之前,排查这样的产品曾经出现过的历史问题,然后一点点地落实责任人去解决。这样的排查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就不要把遇到的问题妖魔化,要相信员工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人的自性其实是很伟大的,所以要相信员工,要相信这么多问题没解决只是因没有去做、没有去管,要相信问题其实是很简单的。

  做动作控制卡约束员工的时候,员工是很痛苦的,但一定要坚持。像一位项目主任所说:“我们之前也做过这样那样的改善,但就是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就是因为之前没有严格约束员工,员工一受约束就难受,就会不配合,他们一不配合我们就没办法。所以,我们要过这关。”当员工因约束而产生痛苦的时候,我们要坚持。

  某个项目就是这样,一开始推横向控制时,大家互相不肯开罚单,怎么办?派稽核员去打破僵局,你不开别人的罚单,我就开你的罚单,结果效果马上就出来了。所以,在坚持的过程中一定别怀疑,一旦启动方案,我们要一根筋做到底。

  实际上管理没什么对错之分。为什么很多企业上ISO、ERP、KPI后,但对企业的改变都不大呢?因为它约束的事情,企业没做到位,只是浅尝辄止。企业做事的习惯总是边做边怀疑边犹豫,总是边走边看。这时候决心很重要,要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必须不动妄念地做到位。

  品质改善最终的结果不是体现在合格率的上升、不良率的下降方面,而是体现在员工的改变上。因为品质改善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品质意识,打造企业的品质文化。

  不要以为只有先改变员工的品质意识后,才能改变员工的品质动作。品质意识是从品质动作中来的,要先改动作,带来业绩,再改意识。所以,品质改善要针对员工的改变进行,注重各种会议、宣传和表彰,因为这些动作能形成一种氛围、文化,这样才可以改变人。

  别认为过去的经验就是对的,首先要让员工跳出这个误区,不要以为一直做的就是对的,要勇于审视自己,否定自己,这样才可以去改进、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