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楼层通常会有管道、设备等,造成这个楼层的户型和标准层的同一户型有所区别。很多非标准层出现在1-3层,还有一些在中间设备层和顶层。
非标准层在小高层和高层的住宅里很常见。举个例子吧,有些开发商开发的楼盘1、2层是商业,那么第三层就是非标准层,因为楼下商业的通风、烟道、电路等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购买这类住宅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受到排烟的影响。
当然也会有占便宜的情况,如果刚好位于底层商业的屋顶,您阳台跨一步出去就多了一个大露台,但绝大多数还是干扰项。比如这样的一种情况,一层会受入户雨棚、大堂的挑沿的影响,您入住后会发现雨棚挡了自已家视线,然后因为入户大堂的线脚、线条装饰设计,自家的窗户可能会比别人小。
首先是采光。比如说标准层的阳台栏杆都是透明的玻璃材质,或是竖向栏杆,一眼望去感觉房间很通透。而腰线层的阳台栏杆,因为造型的需要会做成实心墙,这个视线和采光就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容易形成卫生死角。腰线是位于室外,并且凸出外立面的设计,这样就很容易积累垃圾,例如树叶、灰尘甚至是楼上掉下来的杂物,而且购房者很难清理打扫。
第三,容易积水、渗水。腰线是挂到建筑外立面上的,碰到下雨天气,不可避免的积累到大量雨水,而且腰线层无法经常打扫,时间一长就会渗入墙体。
不过也有人喜欢腰线层的,觉得它的保温隔热效果好,还能增加延伸出去的面积。有些人甚至拿这部分面积来晒鞋子、被子、养点植物。不过,我在这提醒您,这么使用的前提,是您得保证东西不能掉下去,要知道高空坠物的危害可也是不小的。
总的来说,非标准层的房屋有利弊,正常的情况下,它的价格会更低一些。购房者一定要先去把这一些状况调查清楚了,再决定如何取舍,是否购买。
异地购房从狭义角度讲是指购房者的户口和所购的房产不在同一个城市;从广义角度来讲就是涵盖参保所在地和所购房产不在同一个城市,因为很多城市政策中规定“外地户口在本市参保”是有购房指标的。哪些人需要异地购房呢?我们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北上广深”的“漂泊一族们”。第二类人是“候鸟族们”,更多意义上是指老人。比如夏天找清凉地避暑,等到冬天就“迁徙”到三亚等南方的地区过冬。第三类,就为了寻求发展,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异地去安家置业。湖南的赵女士属于第三类,她就遇上了交了定金却买不了房的事。
湖南湘潭的赵女士大学毕业后,来到长沙工作生活,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她看中了长沙的一处房子。咨询置业顾问后,得知自己有购买第二套房的资格,交纳了5万元的定金。18年的12月6日,赵女士参加楼盘摇号,很幸运摇到了自己中意的房子。准备交首付时,开发商却说赵女士没有购房资格了,而且这5万元的定金也不能退。赵女士的资料没有造假,也经过了开发商的初步审核,摇号之后怎么就没有购房资格了呢?开发商又是以什么理由不给退定金呢?
陈经理说,赵女士不符合购房资格,是因为落户长沙的时间不够两年。原来是因为赵女士的社保已经满24个月,但是长沙市户口还没有满2年,所以没有购买二套房的资格。尽管开发商承认他们的置业顾问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并没有表态他们会退还赵女士的5万元定金。赵女士的二套房成了泡影,那么这5万元定金能否退得回来呢?
所以对于准备异地置业的购房者,现在最要关注的事项就是置业城市的购房政策。自从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主导思想后,房地产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限购政策。限购政策不光在一线城市实施,在一些房价较高的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实施。所以异地购房者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政策,弄清楚自己在当地是否有购房资格、首付比例、贷款比例是多少等问题。
在了解这样一些问题时,也不要只从楼盘置业顾问那里获得信息,也要咨询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关注当地发布的房地产政策。总之,想要异地置业,首先要确认在置业城市能够有购房资格。
那么,在武汉怎么来清楚自己是否有购房资格呢?一种方法,您可以向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咨询。第二种方法呢,点下面的小视频,教您如何用手机查询。
除了购房政策的了解,异地购房还需要注意深入了解楼盘的全面信息。尽管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很发达,但是仍无法完全弥补,异地购房仍存在信息不及时、了解不全面等问题。现在不少开发商也推出了云看房,但是周边的实际配套如何、地势的高低情况,建议还是自己去当地考验查证一番更好。建议您,异地置业时还是优先选择一些有能力、口碑较好的大型品牌企业,不要盲目听信置业顾问推荐的房产,在没有全方面了解楼盘证件的情况下冲动缴纳定金,也不要盲目贪图便宜购买“小产权房”。
最后,要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性。无论是缴纳定金还是缴纳首期款,一定要经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记不要与置业顾问进行私人账户交易,以免损失钱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我特别提醒一下准备异地购房的老年朋友,在购买和选择房产时,要多与子女沟通,即能自己多跑几趟,也可以让子女帮忙,去实地亲身仔细地了解一下楼盘,切忌盲目听信开发商的宣传标语和置业顾问的“热情推销”。